G25富陽至G60諸暨高速聯絡線工程EPC項目 BIM管理平臺
日期:2017-10-20 14:24:54 瀏覽:1588 分享到:
項目背景
G25富陽至G60諸暨高速聯絡線(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復線杭州至紹興段)公路工程項目,作為完善杭州高速路網布局,緩解繞城通行壓力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將受到業主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項目路線全長30余公里,途經杭州富陽區、蕭山區和紹興諸暨市,與杭金衢高速公路相接。項目作為浙江省的重點工程及高速公路EPC項目樣板工程,各項工作既定目標要求高,開篇布局起點高,實施進程標準高。
本項目為推行現代高速公路工程管理模式,提高項目管理科技水平,擬引入BIM技術進行施工階段的項目管理應用,充分發揮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的優勢,結合浙江交工特色,深入研究樣板工程創建舉措,打造節能環保的綠色項目。
應用要點
1、建立項目沿線5公里幅寬高清三維場景與BIM構件級模型,牽頭 BIM 技術應用的工作開展,組織、審查施工單位的臨時設施模型、施工深化模型,達到減少現場施工作業沖突、增強現場交流溝通、 提高質量、加快施工速度的目標。
2、建立三維GIS+BIM一體化多終端平臺,實現BIM模型全生命周期數據流轉和維護,并利用 BIM 模型用于可視化交底和施工技術培訓,使工程建設更加生動、直觀、易理解,減少因溝通不暢導致的施工質量和效率的降低。
3、建設施工建設階段符合BIM項目管理的應用系統及外部系統、設備應用接口,通過交付竣工模型,讓BIM模型數據發揮支持運維管理系統開發與使用的目標。
項目成果
1、三維GIS場景建設
1)數字正射影像建設:根據工程特點,提供公路中心線兩側一定范圍內的精度不低于0.5米的衛星影像;
2)數字高程模型建設: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勘測數據進行加工,生成總體精度達1:2000,局部重點區域達到1:1000的基礎地理信息;
2、BIM模型建設
1)先行根據施工圖送審稿創建工程范圍內的路基、橋梁、路面、隧道等工程內容的建筑信息模型,同步根據二階段施工圖批復稿進行修改及完善;
2)根據標準化工地建設要求創建施工場地和項目部的基本建筑信息模型,根據平面圖創建項目總部及富陽分部的建筑信息模型,利用模型進行項目總部的場景瀏覽及整體效果展示;
3、可視化交底
利用模型,對重難點和復雜工藝技術節點進行施工工藝虛擬模擬,實現可視化施工技術交底。根據先行節點創建的樓塔互通BIM模型,利用模型進行樓塔互通樁基施工技術交底,幫助施工人員充分理解施工工藝。
4、基于3DGIS+BIM的項目管理平臺建設
系統由一個3DGIS+BIM管理平臺,N個圍繞BIM應用的業務系統及一個基于BIM的決策支持系統組成。
功能包括綜合應用、清單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控、變更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預制(梁)構件管理、質安巡檢APP等相關內容。
1)綜合應用:包括基于基礎設施建設所需三維GIS應用的相關測量工具、工程整體及局部的飛行瀏覽、車載瀏覽等、精細模型的剖切等、重點分部分項工程的形象進度或BIM5D應用等。
2)清單管理:清單管理主要是工程量清單的匯總,并建立構件與清單的關系,主要服務于計量支付和成本管控功能模塊。
3)進度管理:按照施工計劃、實際完成情況,實時展示工程的計劃、實際施工進度。將4D模型細化到每月、每周計劃的施工工序內容及相對應的計劃工程量,并根據現場實際進展情況進行計劃反饋和更新,動態展示總體進度計劃。進度管理包括分部分項、計劃編制、進度填報、進度風險預警等功能。
4)成本管理:成本預算以工程劃分為依據進行編制,實現與實體構件的信息集成,能夠以三維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成本管理包括預計成本、實際成本、計量支付、四算對比。
5)變更管理:變更除了對傳統的WBS、清單數據進行變更外,還需要將變更模型上傳平臺,對項目模型進行更新,在模型上進行顏色區分。 模型更新時只對變更部分進行更新,平臺可對兩個版本進行比對,對變更部分進行判斷。變更相關數據、文檔與變更后模型關聯,隨時查詢。
6)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包括混凝土強度報告、鋼筋保護層檢測、原材料檢測、檢驗申請和中間交驗審批表、質量檢查、質量責任人,相關檢測報告與模型構件相關聯,做到隨時查詢查閱,利用手機APP進行質量檢查,隨時將現場質量問題上報并通知相關人員整改。
7)安全管理:包括視頻監控、人員定位、班組人員、安全檢查,利用手機APP進行安全檢查,隨時將現場質量問題上報并通知相關人員整改。
8)預制廠管理: 建立預制(梁)構件的二維碼信息管理,建立預制構件的信息跟蹤管理,具備展示和后期追溯功能,優化預制現場的場地堆放,動態展示預制梁現場狀態,指導預制梁的運輸與安裝。